科创梦想,节效未来
INEWS / 新闻中心

智能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简介

来源: | 作者:合肥科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| 发布时间: 1068天前 | 121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一.技术简介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指集灌溉和施肥于一体的农业新技术。水肥一体化是指在压力系统(或地形自然落差)的帮助下,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品种需肥规律及特点,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与灌溉水混合,然后通过管道系统均匀、准确地供应到作物根部区域。


基于NB-IoT技术的智能灌溉系统,通过传感器采集农作物的温湿度数据,通过网关上传到管理平台,实现自动定时定量灌溉。有效降低农田管理者的人力成本和节约水资源,实现农田灌溉的自动化管理。


通过可控的管道系统供应水肥,使水肥结合后,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,均匀、定时、定量,渗入作物根系生长区域,使主根土壤始终保持疏松、适宜的含水量。同时,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特点、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,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水需肥规律,进行不同生长期的需求设计,定期量化水分和养分,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。


二,适当的范围该技术适用于水井、水库、蓄水池等固定水源的推广应用。,水质良好,符合微灌要求,已建或有条件建微灌设施。主要适用于设施农业、果园栽培、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,以及其他经济效益较好的作物。


三。优势概述这项技术的优点是灌溉施肥肥效快,养分利用率提高。可以避免在干燥的表土中施肥造成的挥发损失、溶解慢、终肥效果慢等问题。特别是避免了地表施用的铵态氮肥和尿素氮肥的挥发损失问题,既节约了氮肥,又有利于环境保护。因此,水肥一体化技术大大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。


据华南农业大学张教授研究,灌溉施肥系统比常规施肥可节约肥料50% ~ 70%。同时,大大减少了蔬菜和果园过量施肥造成的水污染。由于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通过人工定量控制,满足关键生长期“吃饱喝足”的需要,消除任何元素缺乏症,在生产上可以达到作物产量和品质良好的目的。


四。与传统灌溉相比的优势 4.1.感知层数据的可视化传感器用于收集作物信息,如土壤温度、湿度、日照、热量等。,然后上传到管理平台成为可视化数据。通过对数据的解读和分析,可以定时、定量、准确地对农作物进行灌溉。它解决了传统的基于经验的农田灌溉判断的不准确性。


4.2.灌溉系统自动化 


智能农田灌溉系统集成了传感器技术、自动控制、无线通信等技术,通过控制灌溉系统电磁阀的通断,实现远程定时定量灌溉。即使无人值班,也能精确控制用水量,节省人力和水资源成本。


4.3.超低功耗长距离传输传感器自带电池可使用1-3年;B-IoT网关的信号覆盖范围可达5-10公里,支持多个传感器的数据上传。不使用时,它可以进入睡眠模式,让农场管理人员免去频繁更换电池的麻烦。


五,取得成果省肥省水,省工省力,降湿,减少病害,增产增效。


5.1.水肥平衡传统的浇水追肥方式,庄稼饿几天再待几天,是吃不饱喝不均匀的。采用科学的灌溉方式,按照需水需肥规律随时供应作物,保证作物“吃得舒服,喝得开心”!


5.2.节省劳动力和时间传统的沟灌施肥费工费时,非常麻烦。对于滴灌来说,几乎不需要打开阀门,关闭开关。


5.3.节水节肥滴灌集水肥于一体,直接将作物所需的肥料随水均匀地输送到植物根部。农作物“慢饮”,大大提高了肥料利用率,肥料用量减少50%,用水量仅为沟灌的30%-40%。


5.4.减少疾病温室里农作物的很多病害都是土传病害,随流水传播。如辣椒疫病、番茄枯萎病等,滴灌可以直接有效地控制土传病害的发生。滴灌可以降低棚内湿度,减少病害的发生。


5.5.温度和湿度控制冬季滴灌可以控制浇水量,降低湿度,提高地温。传统的沟灌会造成土壤板结,渗透性差,作物根系处于缺氧状态,导致根部沤制。而滴灌可以避免浇水过多造成的作物根部沤制、叶片发黄等问题。


5.6.提高产量和质量滴灌项目投资(包括管道、肥料池、动力设备等。)根据地块大小和地形大概是1000-1600元/亩,可以用5年左右。每年节省化肥农药至少700元,增产可达30%以上。